闫相斌:实现高层次的科技技术的自主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纳入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这些都为我们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暗流涌动。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发展。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面向未来,要更为积极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大国博弈的主战场是科技创新。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转移,其中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就是科技中心一直是支撑经济中心地位转移的强大力量。领先科技和尖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争力就转向哪里。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从战略意义上说,科技创新已经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加快科技创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特别是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发生了变化。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达到了瓶颈,旧的生产函数组合方式已经难以持续,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全面提升,成为决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广度显著加大、深度显著加深、速度显著加快、精度显著加强,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要素。需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确保高端制造和前沿科技领域形成自主可控的创新链和完善的产业链,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自主性和安全性,乘势而上推动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学研究蓬勃发展是先决条件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推动科学研究蓬勃发展,这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先决条件。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必然选择。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证明,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会催生原始创新,带来生产力的大幅提升,从整体上提升一国的综合实力。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在这方面,既要遵循科学发现自身规律,以探索世界奥秘的好奇心来驱动,又要通过重大科技问题来带动,在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理论问题,进而探索科学规律。
以应用研究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应用研究是创新链的重要环节,前承基础研究,后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研究确定基础研究成果的用途,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是推动产业发展和向中高端迈进的重要动力。
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蓬勃发展,已经在关键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坚实基础。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来看,我国正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高科技出口额为7574.59亿美元,同比增长5.89%,占制成品出口额的31.28%,并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这一增长势头是我国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体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我们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乘势而上,大展宏图。”
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把创新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方面,更好保障国家安全,亟待使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得到根本性改变。从外部环境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水平将会影响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从内部要求看,“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另一方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关键核心技术的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都需要强大科技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效率正在发生改变,面临的硬性约束明显增多,只有创新驱动才能推动我国经济从外延式扩张转变为内涵式发展。当前,一些颠覆性技术已显现出重塑人类社会的巨大潜力,我国高铁、新能源等关键技术和产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可以预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前沿技术突破将成为化解我国技术供需结构失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破局之举。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重要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应该看到,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事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进展。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引进体制机制更趋完善。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科研诚信建设不断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中国特色的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构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国家创新体系更加高效顺畅,支持创新、保护创新、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基本形成,为持续激发创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释放创新主体的研发潜力,推动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提供了重要保障。
当前,科技体制改革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够强,科技创新资源分散、重复、低效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益不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能力不足;科研人员开展原创性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总的来看,我国科技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科技体制改革许多重大决策落实还没有形成合力,科技创新政策与相关领域政策的统筹衔接还不够。因此,亟需破解科技领域改革难题,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创新科研组织模式,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有力保障。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为科技工作者和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和基础条件。拿出更大的勇气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加强对科技力量的统筹规划、提升服务创新能力,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
持续推动制度创新。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特别是要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模式上进行新探索,改变“叠床架屋”式的科研组织模式,有效解决决策程序冗余、过程僵化和效率低下等问题,明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
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主力军。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技领军企业发挥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需在现有科研管理体制基础上加快变革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高效整合校内外资源,以更加灵活的组织建制形式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更好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当前,我国的科技评价体系还需持续完善,其科学性、系统性还需提升。应进一步改革基础研究评价和激励制度,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在项目评价上,要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评价制度,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建立非共识科技项目的评价机制。在人才评价上,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同时,应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提高对创新失败的容忍度,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
此外,还需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协调,努力克服各领域、各部门、各方面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现象,避免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加快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之间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
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当前,我国人才队伍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还存在较多不适应的地方。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政策精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都需要采取务实举措进行有效解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
立足人才成长规律推动人才梯队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解决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构建完备的人才梯次结构,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加强人才投入,优化人才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必须看到,建立结构科学、梯次完备的人才队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遵循人才培养、使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加快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人才体系。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人类历史上,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16世纪以来,全球先后形成5个科学和人才中心。我们要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战略谋划和战略布局,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以制度建设激发创新人才活力。面对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需要、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亟需完善等情况,需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和世界科技前沿,加强顶层设计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建立长期稳定的科技前沿人才培养、激励、评价等政策,尊重科技人才的科研决策权,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突破我国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鼓励跨体制、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联合攻关研究。同时,还要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努力发掘和培养一线经验丰富、科研素养深厚、前瞻性目光敏锐、学科交叉能力突出的“大兵团协同作战”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