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向公众开放启动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
炎炎夏日,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内,不少游客在“最快的冰”上尽情飞驰,感受运动魅力,并站上领奖台,体验冠军风采。
记者从北京国资公司获悉,“冰丝带”7月9日起面向社会开放,呈现丰富的冬奥标志性景观,并先期开放约6000平方米冰面供公众滑行。
“我昨天在电视上看到国家速滑馆要开放的消息,今天一早和老伴过来。”60多岁的宋先生还没进场馆,就开始拍照留念,“北京冬奥会期间我一直关注运动员比赛,这是第一次来到国家速滑馆,现在心情很激动”。
“冰丝带”是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外立面由3360块曲面玻璃单元组成,营造出轻盈飘逸的丝带效果。22条“冰丝带”环绕跃动,将冬奥体育文化与中华之美融为一体。
北京冬奥会期间,“冰丝带”承担速度滑冰项目比赛,共产生了14枚冬奥会金牌。其中,高亭宇在男子500米比赛中以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夺金,为中国男子速度滑冰实现冬奥金牌零的突破。
走进“冰丝带”,随处可见原汁原味的冬奥景观元素。冬奥标志性景观和赛时纪录墙、场馆二十四节气门和冬奥公共艺术作品展示、冬奥特许商品和北京礼物商品售卖、奥运文化和徽章展......为了让民众深度体验冬奥文化,“冰丝带”呈现了一系列丰富的特色游览服务。
作为冬奥历史上第一个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速滑场馆,“冰丝带”12000平方米的冰面碳排放量接近于零,冰面温差在0.5度以内。
目前,“冰丝带”先期开放约6000平方米冰面供公众滑行,冰场内设有冰鞋租赁区、准备区、休息区等,为游客提供便利服务。除在现场体验“最快的冰”,游客还可以站上领奖台,体验奥运荣耀。
“冰丝带”观众席上,杨女士正带着6岁的儿子观看滑冰。杨女士介绍说,北京冬奥会期间,一家三口每天都会观看精彩比赛,培养孩子对冰雪运动的兴趣。目前孩子最喜欢滑冰项目,准备让他参与到滑冰练习当中,锻炼身体的同时提升意志力。
在“冰丝带”设计建造之初,就已考虑了场馆赛后利用问题。本次面向社会开放,也标志着“冰丝带”可持续运营正式启动。“冰丝带”内的冰面能满足举办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等多项赛事以及大众进行多种冰上活动的多功能需求,可同时接待超过2000名民众开展各类冰雪运动。
此外,“冰丝带”在场馆外打造了“冰丝带”湖、盲人足球场、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赛道的冬奥文化集群。“冰丝带”湖在冬天自然成冰,将成为室外冰场,满足民众对户外冰上运动的需求。
北京国资公司董事长岳鹏表示,在后冬奥时代,将努力提升场馆赛后运营水平,建设智慧化场馆,促进体育与文化、科技的融合发展,将“鸟巢”“冰立方”“冰丝带”三大场馆打造成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典范。(记者 陈杭 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