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文化

主页 > 生活 >

生活

机票有“刺客”!部分航班机建燃油费比票贵

发布时间:2022-07-10 19:4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为什么机建燃油费到250元了?买机票五百多,点进去变为八百多,简直是‘机票刺客’。”

  “今年夏天我躲开了‘雪糕刺客’,但现在面临的是‘机票刺客’,一趟机建燃油费250元,告辞!”

  最近,不少人在订飞机票时被高昂的机建燃油费“劝退”,并将其称之为“机票刺客”。

  机票燃油附加费创历史新高

  其实,50元的机场建设费没有变,上涨的是燃油附加费。

  从2022年7月5日零时起,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再度上调,成人票收费政策为800公里(含)以下航线每位旅客收取人民币100元;800公里以上航线每位旅客收取人民币200元。

  这是2022年2月燃油附加费恢复征收以来的第五次涨价。至此,国内航线燃油附加收取标准创下历史最高。

  #机票燃油附加费创历史新高#近日也登上热搜,很多人才发现,短短几个月,燃油附加费从一开始的10元、20元飙升至100元、200元。

  部分航线机建燃油费比票贵

  燃油附加费上涨之后,如果加上机场建设费,800公里以下航线,机场建设费加上燃油附加费达到150元,800公里以上航线,机场建设费加上燃油附加费达到250元。

  记者注意到,目前,部分国内机票机建燃油费直逼票价,甚至出现机建燃油费比机票更贵的倒挂现象。

  比如,7月12日广州到桂林,成人票价99元,机建燃油费则有150元。

  7月12日青岛到西安,部分航班成人票240元,而机建燃油费有250元。

  燃油附加费为何不断上涨?

  根据规定,国内航空煤油综合采购成本超过每吨5000元时,航空运输企业方可按照联动机制规定收取燃油附加。

  2022年1月5日,国内航线曾取消燃油附加费的征收。但伴随着油价不断走高,2月5日起又恢复征收燃油附加费,此后燃油附加费进入每月上涨一次的节奏,直到7月涨到了100、200元的高位。

  航空燃油价格持续上涨,推动了燃油附加费的提高。卓创资讯数据显示,从2022年2月开始,中石油航空煤油出厂价持续上调。2月份中石油各炼化分公司供中航油及由中航油进行资源配置的各油料单位航空煤油(标准品)交销售分公司的含税出厂价格为5374元/吨,到7月份上调到了9745元/吨。

  燃油附加费的上涨可以减轻航空公司的成本压力。据媒体报道,春秋航空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兼证券事务代表徐亮近期答投资者问时表示,油价目前处在历史以来的相对高位,仅次于2008年的高点,之后也存在创新高的可能性,但国内旅客燃油附加费的征收政策具有比较好的对冲效果。

  或将更多乘客推向高铁

  业内人士预计,7月上旬、8月上旬和下旬是民航预订高峰。暑期机票本身就在上涨,加上机建燃油费,整体的机票出行成本就更高。

  史上最高的燃油附加费,可能将更多的乘客推向高铁。一些网友因为燃油附加费太贵而改坐高铁。“看了下机票,机建燃油要250元,我立刻选择高铁”“现在上海回北京机建燃油要250元?我坐高铁了。”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认为,目前燃油费已经达到了历史新高,继续上调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民航相对于高铁的竞争力,特别是800公里以内的航线与高铁的竞争会更加突出,这也是航司要考虑的问题。

  程超功表示,燃油附加费上涨对不同客群影响不一,对价格不敏感的商旅人群而言影响不大,对探亲、旅游客群的出行决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中短途出行,可能会更多选择高铁出行。

  记者注意到,最近国际油价有所回调,8月份燃油附加费可能会回落。

  “摘星”以后,北上旅游热度回归

  中小学陆续进入暑假,2022年暑运也已拉开帷幕。

  去哪儿的数据显示,7月1日—3日机票出票量环比上一周末(6月24日—26日)预订量增长26%,7月4日单日预订量赶超2019年同期,为今年最高。

  火车票方面,这个周末火车票预订量环比上一周末增长1.5倍。酒店方面,这周末较上周末酒店预订量环比增幅23%,较2019年疫情前同期预订量增加了14%,也已超过2021年同期预订量。酒店入住平均价格与往年基本持平。

  随着全国“摘星”及疫情防控逐步平稳,北京、上海重回热度TOP10城市;成都、重庆、广州延续今年以来的热门趋势,继续位居top3热门城市;长沙“网红”气质吸引力大增,本周末酒店预订量较2021年同期增长了13%。从暑期热门旅游目的地来看,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大热,海南的热度从冬季“溢出”到夏季。

  “从目前的酒店、旅游、航空等数据的上升势头来看,如果全国疫情形势持续平稳,今年暑期有望迎来一个旅游市场的旺季。”去哪儿首席营销官黄小杰说,北京、上海的回归,预计将进一步带动全国暑期旅游市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江虹)、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