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真实飞盘局
文 | 体工队特约飞盘体验官小狼
最近飞盘运动的火热程度无需多言,而足球爱好者因为场地被飞盘运动挤占,对这项运动(或者说这项运动中的部分玩家)颇有微词。
冷嘲热讽之余,很多人认为,飞盘不过是网红炒作带起的一股风潮,用不了多久热度自然会褪去。
作为一只从事足球行业的资深足球狗,本着没有体验就没有发言权的态度,上周末我带老婆一起体验了一回飞盘运动。
而体验过后,我承认飞盘运动给我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这个运动能火真的不是没有道理的。而飞盘火爆的背后,其实也有很多值得足球人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剥离“网红”标签之后
首先可要让大家失望了,我们这个飞盘局并不是网上传说的那种“网红局”,而且“大逆不道”的是,我们这次占用的就是足球场——事实上我们本次活动场地一共拥有8块7人制足球场,而在我们参加活动的当天那个时段,绝大部分场地被腰旗橄榄球和飞盘运动占据。
活动是一位朋友组的局,来的人大多数之前都相互认识,以朋友和同事关系为主。至于大家的穿着,以我老婆资深小红书用户的慧眼观察,也是普通人运动装居多,那些穿着运动bra、化着精致妆容,穿着紧身瑜伽裤的网红本场一个没有,整个体育场里大概好像似乎也就两三个,而跟我们临近的一个场地内,也都是熟人组成的萌新局。
“飞盘不是运动是社交”,这是很多人诟病飞盘运动的一大罪状。社交的确是有的,但并不是批评者口中的那种以交友为目的的舔狗社交,而是一种熟人和半熟人社交。
为了体验飞盘运动,我加入了几个飞盘群,发现其中大多数都是以熟人关系为核心,很多人也都是带着伴侣一同参加。
当然,我只参与了一次飞盘运动,也只加入了寥寥几个飞盘群,不敢下定论所有飞盘局都是如此。不过我敢确定的是,以当天几个场地飞盘局的情况观察看,网红最多只是飞盘运动在社交媒体上爆火的助推器,而不是根本原因,至于以交友为目的来参与飞盘运动的人,至少在我参与的几个群里真是少之又少。
据我观察,飞盘运动的社交性,其实在于门槛低、易上手。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飞盘局,但只需要教练指导下练习了一个半小时就可以进行比赛了,虽然水平还是很差,可运动量真的不小,愿意认真玩不划水的话,反复跑来跑去起跳抛盘接盘,至少不比足球差太多。
我想,这一点或许是飞盘相比其他运动最大的优势,正是因为飞盘不存在特别复杂的技术动作,所以方便一些没有运动背景的人加入,更容易凑成熟人局。如果硬要对比,这可能就像是运动里的王者荣耀,它不需要反复操练插眼正反补走位熟悉技能,你只要稍微上场走两局,萌新也能玩出个大概来。
说到这我就想起足球了,最近半年,我觉得在北京组局踢足球好像变得越来越难,其中一大问题就在于朋友圈里坚持踢球、且住得很近的朋友实在太少。每次组局踢足球,通过约球小程序来的陌生人要占据一大半以上,这对我来说体验感实在太差。跟相互认识的朋友一起组队踢球,才是足球能带给我的最大乐趣。
任何团队运动,本身就是一种社交,足球如此,飞盘亦如此。在这里,飞盘这两个字或许可以代换成任何其他运动名词比如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甚至射箭保龄球等等等等……
从这个角度来看,飞盘似乎并不应该成为鄙视链中的一环,因为这环那环,其实大家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
飞盘拉新的杀手锏
不得不说,飞盘真的是很适合萌新参与的项目。
先谈谈费用,我们参加的这次飞盘活动,人均消费为100元。其中包括了场地费、教练费、摄影师费用,以及两瓶饮用水。
对于经常踢野球的我来说,这个费用虽然比足球人均费用高,但我依然认为很划算——因为野球局分摊的只是场地费,不包括教练和摄影师,在北京每场野球人均费用也要在50-70元。
值得一提的是,我这次似乎确实搞清楚了飞盘在舆论中讨论热度居高不下的原因,因为和传统项目相比,飞盘真的太不同了,它所谓的“网红”属性,真的很容易让参与者产生黏度。
以我老婆举例:她平时很少参与团队体育运动,但这一次的体验让她很满意。除了运动本身之外,最重要的是,摄影师整场活动都在抓拍。
有一说一,摄影师的确是吸引萌新参加的一大利器,不管男女,活动结束后参与者将照片传至社交媒体,对于运动本身也是很好的推广。正因为很多飞盘活动都标配了摄影师,所以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可以看到大量飞盘活动的照片。
不管是志愿摄影师,还是花钱雇摄影师,以此来吸引参与者并推广运动本身,已经成为了很多新兴运动的法宝。
上周,我曾与盘尼西林乐队贝斯手熊花录了一期音频节目,他是一位资深的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同时也打篮球、玩飞盘。据熊花介绍,每次在门头沟山区骑行时,都有很多摄影爱好者在高点拍照,之后他们会将照片传至个人公众号,供骑行者自行下载。
摄影爱好者因为拍摄运动者,从而获得认可,运动者获得了自己的照片,又发布至社交媒体传播了运动,这简直是三赢。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今的网红运动,真的从一开始就在推广观念上把传统项目摁在地上打,一边是一群老爷们守着高等项目的自傲,一边是把运动服务全面做到位的殷勤,你要是新人,你选哪个?
除了摄影师外,教练和良好的氛围也是这次飞盘活动让我很满意的地方。专业教练并不拘泥于短时间内提高参与者的个人技巧,而是着力于让参与者可以快速上手,体验分组对抗比赛的乐趣。
其实踢野球时,偶尔也会遇到对足球充满热情,可基本功都欠缺的爱好者,对于这类朋友来说,野球场如果有个教练员,也许会提升他们的体验感。
飞盘运动不允许有身体接触,不设置裁判,一切争议都靠比赛双方协商解决。所以在活动之初,教练就特地介绍了飞盘运动的内在精神和规则,为良好的活动氛围奠定了基础。
在之后的活动中,因为争抢、队友失误而起的龃龉几乎没有。而反观野球场,总是容易充斥着各种矛盾,有时候踢完一场野球,感觉自己身心俱疲。
业余俱乐部
以上所说的,也都是飞盘运动火爆起来的表面原因,至于最根本的原因,我认为是有一大批业余俱乐部在推广飞盘运动。
相比飞盘运动,成人野球场最缺乏的就是正规的业余俱乐部。当然,并不是说足球圈就没有业余俱乐部,但大部分野球局都是松散的组织架构。
任何运动想要良性发展,最关键的就在于自下而上推动,中国足球恰恰站在了对立面,一直以来都是自上而下推广。而想要自下而上的推广,就少不了正规的业余俱乐部。
飞盘俱乐部的诞生,是因为俱乐部可以通过培训、活动、比赛来盈利,大家并不只是为爱发电。
相比足球,飞盘人均费用更高、场均人数更多,自然就给了俱乐部盈利的空间。因为各种原因,国内似乎默认成人业余足球不应该让人多花钱,大家只需要付个场地费就好了。恰恰是这种认知偏差,导致足球文化的传播、推广,越来越步履维艰。
一项运动拥有大量基层俱乐部,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可以组织起稳定的队伍,定期开展培训和比赛。第二,辅以教练、摄影师,甚至视频分析,提升会员体验感。第三,推动运动内核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目前飞盘局的这些优点,都是足球野球局很难相比的。
场地之争?你们倒是来啊…
最初足球与飞盘爆发矛盾,就是因为大量飞盘局“侵占”了足球场。
然而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以上周末我的亲身经历为例,整个场地拥有8块七人制球场,从19点—23点,共有16块场次可供运动。
结果呢?整个过程中,1块场次空缺,1块场次进行足球运动,剩下14块场次全部为飞盘和腰旗橄榄球。
换句话说,现在能填满运动场,让搞基层体育的老板们有钱赚的,真的不是足球,而是在网上被很多人瞧不起的飞盘。
既然有空的场地,没人愿意踢球,那场地方将场地租给出价更高、包场更稳定的大客户,在情理之中。
而且足球不仅没有争过飞盘,也没有争过腰旗橄榄球,是因为腰旗橄榄球也被网红占据了么?
其实在飞盘爆火之前,成人野球局租场已经很困难了,因为对场地老板来说,把场地留着零散租给踢球的散客真的不合算,大量场地方往往会将好时间段的好场地长租给了青少年足球培训机构。
做生意的老板会怎样选择,显然说明了背后这块场地的生态:足球虽然是“第一运动”,但在中国靠足球散客似乎养不活场地啊!
所以,飞盘与足球的场地之争,背后其实是国内快速城市化后,低价、公共体育场严重缺位的问题,而不是运动之间的矛盾。
以我长期踢球的几个野球场为例,仰山公园的足球场,周末长期有棒球俱乐部包场;亚运村和明光桥的足球场,长期有飞盘俱乐部包场;东枫体育园则有腰旗橄榄球包场。
这些运动都“侵占”了足球场,难道作为足球狗,我们要与所有这些运动的爱好者对立?
很多人嘴里嚷嚷着,我们不反对飞盘运动,我们讨厌的是网红、舔狗和飞盘媛!这其实就是“稻草人逻辑谬误”,树立一个原本并不存在的东西,以便自己可以站在道德高地进行攻击。
而且,在攻击之前,首先你真的要是这些场地的使用者吧……那些在网上大骂飞盘的家伙们,真的平时都和飞盘媛们抢过地盘吗?
如果大家真看不上“飞盘媛”,那就用行动干掉她们吧!也希望所有足球狗,能拿出更多热情、时间和金钱,组建稳定的业余足球俱乐部,将足球场抢占回来。
毕竟,真正热爱一项运动的人,不会也不应该只停留在网上打嘴炮的程度,嘴上再怎么说,也不如真正投入参与来的实际。你说呢?(半熟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