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文化

主页 > 生活 >

生活

欧洲联合研制六代机一波三折

发布时间:2022-07-09 12:50

前不久,法国空客公司首席执行官纪尧姆・福里公开表示,欧洲国家应加强在防务装备采购方面的合作,支持欧洲本土国家国防工业发展。

其中,福里还专门提到了法国、德国、西班牙3国联合研制的“未来空中作战系统”。鉴于六代机项目研制门槛太高、投入又大,他呼吁,这种大型合作项目“不能由一个欧洲国家单独开发,需要汇集欧洲合作伙伴的专业技术和财政资源来实现它”。

联合研制六代机,注定是一个难度系数超高的“大工程”。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主导项目的法、德两国,一直难以达成一致意见。随着西班牙加入,研发实力虽然更强了,但各方利益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多变。

今年3月,有报道称,德国将购入35架F-35战斗机,此举引发西方媒体诸多猜测。德国立即表态,该采购方案只是过渡计划,该国仍将积极参与研制“未来空中作战系统”。然而,采购F-35战斗机势必会降低德军未来一个时期内装备更新需求,这为“未来空中作战系统”能否顺利开展,又打上了一个问号。

新机研制,从“散伙单干”到“抱团取暖”

当前,欧洲研制六代机项目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以英国为主导,瑞典、意大利两国参与的“暴风”六代机项目;另一个是法国、德国、西班牙3国联合研制的“未来空中作战系统”。这些欧洲国家联合推出六代机项目,很大程度上是源于“防务自主”的迫切需求。

冷战结束后,欧洲内部对于摆脱美国控制的呼声持续高涨。随着美欧近年来矛盾分歧越来越大,欧洲各国推动防务自主的决心进一步坚定,加快自主研发武器装备步伐正是其中重要一环。

按照“装备一代、发展一代、探索一代”的战斗机发展逻辑,在“台风”“阵风”等战斗机的辉煌时代过后,欧洲在战斗机研发方面陷入长时间停滞。

缺席五代机研发的一些欧洲国家,试图通过研发更先进战斗机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本国航空工业水平整体跃升,在抢占未来空战制高点的同时,为“欧洲防务一体化”注入新的强大活力。

自英国“脱欧”后,法国成为欧盟航空工业中心,自然渴望主导联合项目,维持其领先地位;德国航空工业受战后断裂影响延续至今,但作为欧洲经济强国,其基础工业实力雄厚,显然不再满足于普通参与者的角色,意图在“未来空中作战系统”中拥有更大话语权;英国虽然对“欧洲防务一体化”并不感兴趣,但F-35战斗机项目也使其饱尝受制于人之苦,与其陷入进退两难的五代机研发窘境,不如大胆迈出自主研发六代机的步伐。

实际上,上一代“欧洲联合战斗机”项目进展颇为不顺。享誉欧洲的“台风”“阵风”战斗机,原本都是“欧洲联合战斗机”项目的产物。当时,法国和其他国家的技术分歧太大,索性“跳”出来“单干”,自行研制出“阵风”战斗机,而德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四国则继续开展合作,联合推出“台风”战斗机。虽然这两种战斗机都达到了四代机标准,但实际上并没有完成预期目标。

这种“分裂”让欧洲各国遭受损失。在以往合作中,英、法联合研发航空发动机,双方在交换技术中都能获益。“散伙”后,法国虽然独立研制出“阵风”战斗机,但为此付出了昂贵的经济成本,一度陷入“本国用不起,外国买不起”的尴尬局面。对于参与项目的其他国家而言,失去法国的加盟,意味着飞行控制系统等领域自研难度增加。

如今,在欧洲研制六代机项目中,法国牵头的“未来空中作战系统”是“阵风”战斗机的延续,英国领衔的“暴风”六代机项目则是“台风”战斗机的继承。可以说,各国新研战斗机计划都是综合考量多重因素后作出的决策。看似有些“杂乱”的背后,实则是技术驱动武器装备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

各有所求,合作共赢还是选择“留一手”

既然合作道路如此艰难,甚至已经有过“散伙单干”的先例,欧洲国家为何还要执着于联合研发战斗机呢?

技术发展的本质是从少数人掌握到多数人掌握的过程。上升到国家层面,则是从少数国家掌握到多数国家掌握的过程。

近年来,世界各国加速战斗机的更新迭代,能否列装五代机,成为大国空军的标志。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工业体系完备、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国才能做到。不少国家也曾有过尝试,但都卡在诸多技术瓶颈上无法前进。

当前,欧洲五代机研发已相对落后,如果能够实现跨代研制六代机,无疑是明智之举。然而,如今战斗机研制生产日趋复杂,涉及产业领域越来越广泛,其资金耗费之巨,非一般国家可以承受。谁都清楚研制新型战斗机的“红利”,但在巨大的财政压力面前,合作才是最佳选项。

“未来空中作战系统”被欧洲寄予厚望,由无人飞行平台、下一代战斗机、作战“云”平台等组成。预计到2040年,它将取代“阵风”和“台风”战斗机。为分摊巨大资金投入,法、德等国在“未来空中作战系统”上的合作意愿与日俱增。

合作在上演,分歧也在持续。和“欧洲联合战斗机”项目一样,各国从立项开始推进就不顺利。所以说,美好愿景是一回事,能不能在实际合作中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前期的联合研制中,初始框架合同由几家法国和德国军工企业获得,主体任务在法国和德国各个行业之间反复权衡。后来,西班牙也宣布加入到“未来空中作战系统”研制项目中。

3国争议的焦点包括一些核心技术、成本分摊以及项目选址等方面工作。法国达索公司提出,要占据绝大多数“未来空中作战系统”研制份额,这个提议立即遭到德国和西班牙否决。在项目分工方面,下一代战斗机由法国负责,无人飞行平台和作战“云”平台则由德国负责,但“未来空中作战系统”的核心依然是新一代有人驾驶战斗机。

法国拥有独立设计、制造喷气式飞机的技术能力,担心德国在“未来空中作战系统”中获取核心技术。德国则担忧投入巨资会不会落得“为他人做嫁衣”的结局。因此,法国达索公司主动要求签订一份知识产权合同加以保护;德国和西班牙则努力争取更多任务份额,进而提升在“未来空中作战系统”后续谈判和合作中的话语权。

3国参与之下,各方很难达成一致。对于此次合作,法国再次选择“留一手”。据悉,达索公司已经有了备用计划,如果3国合作再次谈崩,法国会退出“未来空中作战系统”,选择“单干”。尤其是在德国宣布购入美国F-35战斗机计划后,法国的两手准备不无道理。

多方博弈,联合之路前路漫漫

先发优势是每个国家梦寐以求的,这意味着能够率先进入下一阶段的技术研究,进而有机会获得所谓的武器装备“代差”,对对手形成一定的“降维打击”优势。

因此,“未来空中作战系统”遭到延期并非福音。该项目的未来用户――法、德、西3国军方采购部门已经对项目持续延期表示不满。军方提出的要求是,项目供应商应立即取得进展。

去年8月,法国、德国、西班牙对“未来空中作战系统”第一阶段36亿欧元的预算分配达成协议――成本将由3国平摊。整个谈判过程争执不断,主要原因是法国和德国对各自承担任务份额产生分歧。

为保证“未来空中作战系统”顺利推进,在战斗机一些核心技术方面开展合作,取得技术使用权是必不可少的。而“未来空中作战系统”涉及大量知识产权,难以采取“一揽子”通用解决方案,这方面的争议自然会拖延项目的实质性进展。

相比“暴风”六代机项目由英国主导,法国、德国、西班牙的联合研制可能要面临更大挑战,若不能很好解决各方分歧,“未来空中作战系统”势必会延期。

西班牙国防部表示,考虑到六代机项目涉及的复杂先进技术、漫长研发周期和巨额资金投入,相信“未来空中作战系统”和“暴风”六代机项目最终或将走上合并之路,成为一个“超大的欧洲多国合作项目”。

总之,面对前景诱人的“未来空中作战系统”,3国企业雄心勃勃,但面临困难也着实不少。没有五代机研发经验的欧洲军工企业,能否实现从四代机到六代机的跨越,还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有国外军事专家认为,“未来空中作战系统”或将成为一块“试金石”,以此试探欧洲国家安全政策合作意愿――在发展技术同时,各方究竟能够放弃多少自身利益。

3国参与“未来空中作战系统”能否演变为“多赢”?值得人们持续关注。(田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