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文化

主页 > 生活 >

生活

中国女垒联赛观察:江苏女垒为何这么强?

发布时间:2022-07-09 07:16
原标题:中国女垒联赛观察:江苏女垒为何这么强?

  据中国垒球协会消息,2022年“中国海南芳园国际艺术村”杯中国垒球联赛在浙江绍兴激战正酣,江苏队前四场比赛连克上海、天津、四川、广东,取得开赛后四连胜。谈及对阵浙江队的比赛,江苏队主教练黄维刚表示很是期待,虽然对面都是国家队队员,但队员们都摩拳擦掌,想与国家队的较量一下,颇显全运会“三冠王”的气势。

  江苏女垒为何这么强?

  自2002年正式建队以来,江苏队可谓一路劈波斩浪,从各省队中脱颖而出。2005年,第十届江苏全运会上,江苏队取得第六,2009年第十一届山东全运会站上领奖台,夺得铜牌,而后便是一路高歌,蝉联2013年第十二届辽宁全运会、2017年第十三届天津全运会、2021年陕西全运会三届冠军,再加上蝉联12届全国垒球锦标赛的冠军,江苏女垒在全国垒坛的地位无可撼动,是毋庸置疑的全国最强省队,以至于在2021年陕西全运会前,其他省队的目标都明确为“冲击江苏队”。

  相比于其他省份,江苏队成立的时间并不早。中国垒球协会教委会主任、江苏队前主教练宋秋元说:“第一次参加全运会时,一共有9支队伍,每支队伍都是前辈。”

  成立晚,为何能弯道超车?一跃成为各省队想要超越的对象呢?宋秋元说:“江苏垒球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步一个脚印,逐步走向了辉煌。”

  2001年第九届广东全运会结束后,江苏便开始谋划成立一支自己的垒球队伍,欲借全运会的契机发展垒球项目。于是,2002年初,江苏开始招兵买马,在全国寻觅垒球人才。

  万事开头难,从零到一的过程往往充满艰辛。面对垒球人才匮乏、起步较晚的困境,江苏女垒只能从江苏无锡西山业余体校刚刚开始训练的垒球学员和江苏业余体校篮球队、排球少年队等项目上选拔运动员。

  在各方努力下,江苏垒球队在白纸一样的基础上成立了。成立后,江苏采用省队校办的方法,队伍常驻南京工业大学,走上了体教融合发展之路。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新成立的江苏队就在无场地、无器材、无技术这样的“三无”条件下踏上了漫漫征途。2003年,江苏女垒首次报名参加了在成都举行的一次全国性垒球比赛,结果不出所料,成绩垫底。

  暂时的失利并没能蒙住江苏女垒憧憬未来的双目。江苏女垒制定了“631”目标计划,即在三届全国运动会上取得第六名、第三名、第一名的成绩。刚成立就提出这样的目标,不可谓不大胆,以结果看,江苏女垒称得上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宋秋元介绍:“江苏省队第一届队伍的目标是为生存而战。”虽然当时江苏体育局并没有给刚刚成立的队伍提出目标,但成绩太差的话,队伍是否能够保留将存疑。“队伍上下当时在备战中都有一种危机感。”宋秋元说。

  得益于南京工业大学良好的教育环境及宋秋元对在队伍管理上的重视,江苏女垒进步神速。宋秋元在队伍在训练任务不紧张的时候,组织全队队员听南京工业大学老师讲课。

  听课之外,宋秋元带领大家平整场地、打扫宿舍。宋秋元表示:“这么做就是要加强团队凝聚力,运动队的氛围非常重要,从某种层面讲,我认为队伍管理比训练还重要,只有好的管理才能让运动员接受,才能带来较强的团队凝聚力。”

  2005年,为进一步加强了队伍的思想建设,江苏女垒成立党支部――南京工业大学体育部第三党支部(2020年更名为南京工业大学女垒支部)。2019年,南京工业大学体育部第三党支部被教育部办公厅列入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的名单。

  对此黄维刚有同样的认知:“江苏女垒崛起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严抓队伍管理,注重队伍建设。”黄维刚认为,只有严抓队伍管理,才能调动他们在生活中、赛场上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驱动的动力。

  黄维刚还讲起了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刚进队的队员在场边为队友加油时,因为队友声音过大下意识捂住了耳朵,她只是一个本能的反应,但这个时候队里的老队员就上前给她讲,帮助她快速融入球队,这就是凝聚力。”

  所以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有了积极、热情队内氛围做保障,训练时效果自然事半功倍。黄维刚对队员讲,我们真正需要辛苦的时候是训练中,在比赛时享受其中。“这几天的比赛,我们最累的不是身体,而是嗓子,‘金嗓子’吃了很多,哈哈。”黄维刚笑道。

  与此同时,江苏女垒在2004年开启交流之路,先后赴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参加比赛,以提升队伍在比赛中的实战经验。宋秋元介绍:“我们和日本丰田垒球俱乐部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交流关系,通过参加‘丰田杯’比赛,运动员成长很快,受益匪浅。”这样的交流一直持续到2019年,直至疫情发生才停止。

  就这样,在多方支持下,江苏垒球队上下一心、全军用命,在第十届江苏全运会上取得了第六名,实现了第一步的目标。

  随后的2009年山东全运会上,江苏女垒提出“为了发展而战”,并交出铜牌答卷,再后来的2013年辽宁全运会,又确定了“为荣誉而战”的目标。

  “冤家路窄,辽宁全运会上,我们在决赛中面对的东道主辽宁队,但我们还是顶住压力,取得了冠军。”宋秋元回忆。

  而后便是2021年陕西全运会上的“为辉煌而战”,成就了全运会三连冠的霸业,如此战绩必将在中国垒球项目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对此宋秋元表示:“拿到三连冠其实难度很大,面对各省队的冲击和近年来中国垒球发展环境的日趋向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啊’,我们要不断培养新的核心球员,老队员到体育局到基层做主教练,同样撑起一片天,也为江苏垒球项目的长久发展打下了基础。”如宋秋元所言,这次中国女垒联赛中,赛场上出现了不少年少的新面孔。

  不求近功,不安小就。在队伍鼎盛时期大胆培养新球员,需要莫大的勇气和魄力,但江苏垒球常年高居省队实力之首,也正是因此受益。

  一路披荆斩棘,一路书写辉煌。处在巅峰的江苏女垒在前行中始终不忘初心,队伍管理的工作在传承中保持着与时俱进,这也是宋秋元和黄维刚经常思考的问题。黄维刚表示:“宋指导(宋秋元)留给队伍的财富,我们要做好传承,同时思考在哪些方面需要继续改进。”

  从场上到场下,从教练员到运动员,你都能感受到这支队伍身上的一股劲,一种忘我、热爱的精气神。“这是江苏女垒精神的一种体现吧,江苏女垒精神已成为南京工业大学精神谱系中三大精神之一,包含奉献、拼搏、坚韧、协同四个层面。”黄维刚说。

  从当初项目落地到南京工业大学,并因良好的育人氛围受益,到现在江苏女垒精神成为学校精神内涵之一,反哺南京工业大学精神文化建设,这在江苏体育界已成为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

  随着江苏垒球队的崛起,垒球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也开始起步,首先受益的是南京工业大学――中国垒球学院在挂牌,垒球校队成立,校级垒球联赛、棒垒球文化节比赛不断,垒球作为选修课受到学生抢修,期期爆满。校外,青少年训练营热闹非常,南京、常州、无锡、扬州四座城市连点成片,训练营更是一季接着一季。黄维刚介绍:“我们从去年开始还探索了不同位置的运动员集中训练,提升训练营的针对性。”

  “U系列赛的战绩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打比赛都是前三名,在去年的全国U15系列赛中,体校组冠军是无锡队,普校队冠军是南京队。”黄维刚自豪地说,他同时透露,如今苏州、连云港也已迈开了垒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脚步。值得一提的是,南京江宁高级中学、常州高级中学、无锡西山体校、扬州仪征青年队(江苏省)的主教练都曾是当初宋秋元带出来的专业运动员,这与中国垒球协会近两年对基层教练员培养的加强相吻合。

  近二十年的坚持与探索,成就了今日的辉煌――曾经由业余体校转项到垒球项目的运动员,成为江苏全运会“三冠王”的主力队员;江苏女垒更是为国家队输送了一批优秀的垒球运动员;现在国家队的王牌投手王兰,就是当时宋秋元从甘肃选拔来的。江苏真正成为了中国垒球项目发展的“黑土地”。

  宋秋元表示:“回看江苏队的崛起和江苏垒球的发展,从起步艰难、困难重重到全运会三连冠、锦标赛十二连冠,离不开中国垒球协会及省、市、校等各方的大力支持,希望江苏女垒能为中国垒球的发展贡献更多江苏力量。

  黄维纲也表示:“这次中国垒球联赛的举办为我们发展垒球项目增强了信心,对队伍来说来说更是一个宝贵的机会,能让我们的队员在经验、技术、意识等多个方面提升,我们希望未来能从江苏走出更多优秀的垒球运动员,为中国垒球的发展助力。”

  提起垒球在江苏的发展,中国垒球协会主席杨旭竖起了大拇指,他表示:“一个江苏队还不够,我希望各省队能以本次联赛为契机,培育更多像江苏一样肥沃的垒球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