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晨东:2025年商用车市占率能达20%
新能源是未来方向,不止包括乘用车。
2021年11月1日,智能商用电动车公司「前晨汽车」完成B轮近5000万美元融资,由创世伙伴资本(CCV)领投,光速中国、启元投资等公司跟投;2020年,前晨汽车获得了光速中国独家投资的A轮千万美元融资。
前晨汽车成立于2020年9月, 是一家专注智能网联新能源商用车新时代品牌,利用最前沿的智能网联新能源商用车技术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解决目前物流运输行业痛点,提升物流行业整体效率。
在产品上,前晨汽车目前有EC1、iC1两款新能源轻卡车型。EC1是一款由前晨汽车与中国重汽海西联合研发的4.5吨级智能网联纯电动轻卡,该车实际满载续航大于230km,采用前晨全正向开发的视野电动平台;另一款轻卡车型iC1,由前晨汽车自主开发,拥有L4级别自动驾驶系统,配置1个毫米波雷达,5个固态激光雷达,18个摄像头。
「明亮公司」近期对话了前晨汽车创始人兼CEO黄晨东。黄晨东在创业过程中最知名的身份是蔚来汽车的高级副总裁,他是创始人李斌招募的第一名副总裁,经历了蔚来的“从0到1”。
黄晨东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毕业获得机械工程博士后,加入美国AMPS.Inc.担任高级工程师,期间参与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冥王星探测器动力系统开发;2000年,他离开科研系统进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2008年加入上汽集团,担任新能源事业部副总裁;2015年,加入蔚来汽车,出任高级副总裁,负责三电及自动驾驶系统研发。
“2020年,我在蔚来能发挥的价值都已经差不多达到了,我想出来做更具备挑战的工作。”他解释了从蔚来出来创业的缘由。而且他也看到乘用车接下来的竞争会非常激烈,到了一个要拼量的阶段,而商用车目前还是蓝海市场,还需要很多创新点。“在蔚来有积累下来的很多技术基因,用到商用车上,那就是降维打击,也能帮助到商用车这个领域的提升,我个人认为这将更有意义。”他表示。
在技术复用上,乘用车的电机技术和电池技术的原理和概念都可以复用到商用车上,乘用车更追求用户体验,商用车则追求运营效率,“所以我们要思考,如何提升运营效率,怎么让司机更省钱则多赚钱。”他表示。
目前前晨汽车的轻卡EC1售价约为18-20万元,市面燃油车大概是12-13万元,据他测算,司机开新能源车3年,就会比买燃油车在成本上更划算。如果是车电分离模式的购买,司机的成本负担就更小了,就相当于每个月支付电池使用费。“车电分离模式下,轻卡的初始售价就会从18万元变成9万元,这就会大大降低购买门槛。”他表示。
在用户上,目前前晨的B端客户和C端客户各占50%。对于C端用户,司机使用电车,一公里能节约0.46元,而B端客户主要看TCO,看整体的成本,“B端客户一台车一天里程约200公里,一年算下来大概节省3.2万元。”黄晨东估算了下节约的成本。
目前EC1的年销量是1200-1400台,这个量再新能源轻卡市场排名是第5,iC1的量产则需要到明年一季度,“我们想全方位做商用车产品,包括轻卡、重卡、面包车。”他表示。
前晨车在技术上都是做L4级别的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是选配,我们会根据客户需求来增加这个选配,“而增加L4自动驾驶,大概是在现有价格上增加1-2万元。”他表示。
对自动驾驶有需求的一般是大B端客户,比如顺丰、德邦等,这些公司的物流基本是从中心仓到网格仓,线路固定且通常是晚上送货,运营场景固定且单一的情况就特别适合用自动驾驶。
在国内的交通环境下做自动驾驶特别困难。“自动驾驶技术大家都能做到99%,但最后的1%大家都无法突破。”他表示。高速路的点对点货运很好实现自动驾驶,但下了高速的最后一公里做自动驾驶非常难。
目前京东对前晨的采购总量约为1万台,“今年签了350台,明年可能再前1000台。”他表示。京东想把油车都换成新能源车,核心还是成本问题,以及公司形象和碳排放等要求,“未来我们的目标是让大的物流公司都成为我们的客户。”他表示。
在长途货运尤其是重卡上,一个难点在于电池,长途运输的重卡对续航有要求。据他介绍,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解决续航,一是做大电量电池;二是给电池助力比如换电或做氢燃料电池;三是增程式。目前电池问题没解决,就只能局限在300公里以内的短道运行,“重卡在国内其实还没有能真正做出来,如果前晨做到了,那这就是我们建立技术壁垒的绝佳机会。”他表示。
这种技术壁垒还体现在,前晨要掌控核心技术。“算法是我们自己开发的,核心软件也是自己开发。”黄晨东表示。前晨目前采用的算法是离散式的,整体有四块板,每个板上都有一个芯片,单块板成本都不贵,“好处是,每个板区别不大,单块板价格能便宜下来,这使得整车成本能下降。”他解释到,业内通常的做法是做一整块板,用一个很贵的芯片。
算法在实际量产中会遇到一些难点,比如感知外面环境以及感知之后控制硬件。“我们核心的技术人员是真正有量产能力的人。”他表示。
在技术上,其他方面公司可以尽量合作,但最核心的东西一定要自己把握。“电池寿命延长、车的所有数据和移动终端,这三个是我们最核心的。”他表示。
在整车制造的成本上,前晨认为还有下降的空间。今年前晨轻卡销售是1000多台,随着规模扩大成本也能再优化,“如果卖到1万台,成本能降低10%;上了5万台,成本还能再降10%。”他表示。
在他看来,当下商用车正处于黄金时间点。乘用车在2015年市占率不到1%,但到今年乘用车市占率已经到了30%,商用车当下也类似于2015年的乘用车,“商用车现在相当于乘用车5年前的样子,也要经过几年的发展。”他表示,类比历史的发展趋势, 5年之后的2020年他顺势出来创业。
对商用车他认为有时间拐点。“2025年,商用车市占率能达到20%,这就是个拐点,到2030年市占率可能能达到60%-80%。”他表示。而市占率20%是个临界点,因为只有达到20%,才能把市场拉动起来,包括供应链、终端用户和经销商。
此外,他作为科学家创业中的一员,他也看到近几年创业模式发生了变化。市场对技术的需求增加了,此前单纯靠商业模式创新的机遇在减少,“科学家创业的趋势会越来越多,因为中国还有很多卡脖子的事情。”黄晨东表示,现在也没有互联网红利了,就只能走技术和硬科技,“把科技做好,真正提升效率是能改变现有格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