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那些“烟熏”的夜晚

时间: 2021-06-30 14:10:18
  百年党史长卷,不全是宏大叙事,

  也书写着亿万百姓的个人奋斗史。

  值此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作为一名普通老党员,

  自认与个别重要的历史时刻也有着难忘的邂逅。

  我的记者生涯已有几十年,

  从全国党代会到全国两会,

  我有幸好几次奔赴北京,进行会议现场报道。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党的十六大期间,

  我和同事李宜航连续九天九夜奋战在一线的故事。

与时任省长黄华华合影

  党的十六大于200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

  我受羊城晚报社指派,

  与现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副社长、副总编辑李宜航(以下简称“航弟”)一起去北京采访大会。

  他是文字记者,我是摄影记者。

原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走下飞机

  我们第一时间发回图片新闻稿

        北京采访的九天九夜,航弟忙到飞起,

  几乎晚晚通宵写稿,“东方既白”时才抓紧睡一小会。

  这期间,他共发稿件上百篇,平均每天发稿十余篇,这个数字令我吃惊、感佩。

  航弟百篇稿件,

  都是在我被烟熏得泛红的双眼注视下诞生的。

  他的每篇稿件都承载了我的“注目礼”。

通宵奋战

关注新闻

  我俩住同一个酒店、同一间房。

  每天白天的采访,我与他基本上“同频”,

  一起采访同一个会场、同一个对象。

  只是到了夜里,我们的节奏才体现出明显的差异:

  我处理完图片事宜已很晚了,

  体力不继,极想“躺平”。

  但航弟的“夜车”开得起劲,状态正酣、越战越勇,

  写完了消息,写通讯;

  写完了头版稿件,写后面的焦点版……

  他通宵写稿,也是没办法的事,

  一方面报社派来采访的文字记者少,

  他须“以一当十”;

  另一方面,党代会太重要,

  方方面面都要采访到,

  尤其他是一个有着敏锐时政眼光的记者,

  每天都能写出独家稿件。

  因此,熬到天亮太正常了。

“烟熏”的夜晚

  可是,两个男人同处一室,他没得睡,我也睡不成。

  他不睡,沉浸于布局谋篇、字斟句酌的兴奋中;

  我睡不成,却困意攻心,

  那份“陪绑”的痛苦可想而知。

  更难受的是,航弟虽有钢铁般的意志,

  但他毕竟不是铁人,

  他也有写稿写到犯困的时候。

  这个时候,他就靠吸烟来刺激疲惫的神经。

  11月的北京已经很冷了,又加之深夜,

  外面冷风刺骨,房间的窗户根本不敢打开。

  航弟进入写稿时的高度紧张状态,

  烟一根接一根地抽,吐出的浓烟排不出去,

  氤氲在房间每一个角落里。

  他写稿,我大气不敢出,

  更不可能与他聊个天。

写稿困到不行,李宜航就在床上眯上半个小时

  那时,满腹才华的他,竟然只会单手打字,

  每一个字都是他用右手中指戳出来的,

  左手时不时配合一下。

  静夜里,除了窗外的风,

  房间里只剩他“一指禅”嗒嗒嗒戳键盘的声音,

  当然还有弥漫的浓烟。他戳得很快,像打机关枪。

  那些天里,他每篇稿件里的每个字,

  基本上都是烟熏出来的。

  而一边的我,受浓烟包裹,

  全身都透出“浓浓的烟草味道”。

  我的双眼被熏得血红,常常以泪洗面。

  但这样的烟熏之夜,我没有怨言。

完成任务的我们,一起观看新闻报道

工作中的我们

  航弟的顽强意志令人动容,

  他每一篇的“烟熏文字”都是上乘之作。

  尤其是他那篇独家专访党代表、原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的报道,堪称是十六大报道的扛鼎之作,后来被评为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李长春和任仲夷在会议现场

  这篇报道来之不易,在十六大开会之前,

  任老的秘书就打过招呼,

  因他年纪大、大病初愈,暂不安排任何媒体采访。

  航弟却不愿放弃,果断迎难而上。

  于是,我俩分工,他负责恳求,我负责蹲守。

  连续6天,我们以诚意和敬业精神,打动了任老,

  他答应给我们一小时的独家专访。

李东生代表在接受采访

李宜航采访基层党代表

  报道出街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

  现在的航弟,早已不再抽烟了。

  但那样的“烟熏”之夜,

  给予我奋斗的力量,从未飘散于记忆之外。

时任省委领导看望随团记者

在人民大会堂前,为党代表拍照的群众

 
热门推荐
推荐图文
热点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生活  |  健康  |  科技  |  娱乐  |